点击数:82025-10-24 09:13:21 来源: 大垵堂|食疗养生|惠州养生堂|惠州中医|膳食养身健康一生_惠州市春草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
人生易老天难老
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
战地黄花分外香
重阳节
中国传统节日·九月初九
重阳节,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。《易经》中
重阳节起源于上古季秋丰收祭祀,后演变为登高、赏菊、佩茱萸等习俗。“九”作为阳数之极,又被称“极阳”或“老阳”,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谐音,意味着长久、高寿。因此,1989年开始,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“老人节”、“敬老节”。2013 年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将其明确为法定 “老年节”,弘扬尊老敬老。
中国传统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核心是晚辈对长辈的‘孝’,所以在过好新时代传统节日的同时,我们还应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记忆的责任,把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。
重阳节日习俗
登高
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相传重阳节登高起源东汉时期。古人认为重阳节当日“阳气极盛”,通过登高可远离地面的不正之气;故重阳节又叫 “登高节”。重阳节正值秋季,秋高气爽,登高可以让人身心愉悦,开阔视野,观赏到壮丽的秋季自然风光。
赏菊、饮菊花酒
农历九月俗称菊月,重阳日又称菊花节,历来有赏菊花、饮菊花酒的风俗。菊花象征着长寿。重阳赏菊的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。菊花在重阳节前后盛开,其花色丰富,姿态各异,人们观赏菊花以祈求长寿和吉祥。
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、明目祛火之功效,被誉为 “延寿客”。古时的菊花酒,讲究头年重阳节时酿制,等到来年重阳节再饮用。饮菊花酒的习俗历史悠久,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 “吉祥酒”。
佩茱萸、簪菊花
茱萸雅号“辟邪翁”,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,所以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,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“茱萸节”。这一习俗早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,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,或制成香袋放置其中,还有的插在头上。
除了佩戴茱萸,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,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,“解除凶秽,以招吉祥”。
吃重阳糕
重阳糕又称 “花糕”“菊糕”“五色糕”,“糕” 与 “高” 字同音,有步步登高的意思。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
尊老敬老
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因 “九” 是数字中的最大数,是久长久远的谐音,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、长寿尊贵的隐喻。1989 年,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,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新式节日。
重阳饮食养生
节日应景食物
秋季润燥食物
滋补调理食物
敬请患者家属先把患者送到医院治疗,以防止患者病情恶化,错过最佳治疗时期,经医院名医治疗,毫无效果的情况下,可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,前往大垵堂门店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