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
霜降丨一霜一秋尽,一岁一安然

点击数:52025-10-15 11:07:49 来源: 大垵堂|食疗养生|惠州养生堂|惠州中医|膳食养身健康一生_惠州市春草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

霜降水返壑,风落木归山

冉冉岁将宴,物皆复本源


【霜降】二十四节气之一,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,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。
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关于霜降说: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"霜降"表示天气逐渐变冷,露水凝结成霜。”俗话讲“霜降杀百草”,霜降过后,植物渐渐失去生机,大地一片萧索。


古籍《二十四节气解》中说:"气肃而霜降,阴始凝也。"可见"霜降"表示天气逐渐变冷,开始降霜。气象学上,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"早霜"或"初霜",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"晚霜"或"终霜"。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,就是无霜期。也有把早霜叫"菊花霜"的,因为此时菊花盛开,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:"千树扫作一番黄,只有芙蓉独自芳"。



霜降节气三候

从物候现象来看,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:

一候豺乃祭兽

霜降时节,豺狼等肉食动物开始大量捕猎,并将捕获的猎物整齐摆放,仿佛在 “祭祀” 后再食用;

二候草木黄落

霜降后,气温持续下降,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,叶黄素、花青素显现,树叶逐渐枯黄、脱落,草本植物也随之枯萎;

三候蛰虫咸俯

“蛰虫咸俯” 中的 “咸” 是 “都、全部” 的意思,“俯” 指蛰伏、蜷缩。这意味着所有冬眠的昆虫、小动物都已躲进洞穴,蜷缩身体,停止活动,进入深度休眠状态,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。



霜降时节,养生保健尤为重要,民间有谚语"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",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。霜降养生核心是 “润燥防寒、养藏阳气、固护脾胃”,需结合秋末冬初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。


♥饮食养生:滋阴润燥,温补避寒

饮食需兼顾 “润” 与 “暖”,既要缓解秋燥,又要预防寒气入侵:

【首选温润食材】多吃梨、银耳、百合等滋阴润燥的食物,可煮成银耳百合汤、冰糖炖梨;同时搭配羊肉、牛肉、栗子等温补食材,能增强抗寒能力,比如萝卜炖羊肉、栗子粥

【必吃时令蔬果】霜降前后的柿子、萝卜是 “应季佳品”。柿子能润肺生津,但需注意空腹不吃、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;萝卜可消食化痰,适合搭配肉类炖煮

【避开两类食物】少吃辛辣刺激(如辣椒、生姜),避免加重秋燥;少碰生冷寒凉(如冰饮、凉菜),防止损伤脾胃阳气,引发腹泻。


♥起居养生:早睡养阴,注意保暖

▶▶霜降后阳气渐收,起居需顺应 “藏” 的规律,重点做好保暖:

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睡眠以养阳气,避免熬夜,防止阳气耗损、免疫力下降。早晚外出时,注意护好颈部、腹部、脚部。秋末气候干燥,保持室内湿度,避免口干、皮肤干燥等问题。


♥运动养生:适度锻炼,避免大汗

▶▶霜降运动需 “量力而行”,以微出汗为度,避免过度消耗阳气:

选择合适运动,推荐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温和的户外项目,既能活动筋骨,又不会让身体过度劳累。控制运动时间,尽量避免清晨运动,因凌晨气温低、可能有霜,易引发心血管不适。运动后注意及时擦干汗水,换上干燥衣物;不要马上喝冰水,可喝温白开水或淡盐水补充水分。



♥情志养生:平和心态,避免悲秋

▶▶霜降后树叶凋零、万物萧瑟,易让人产生 “悲秋” 情绪,需主动调节心态:

多接触自然,天气好时去公园、郊外散步,欣赏秋菊、红叶等美景,转移负面情绪。保持社交互动,和家人、朋友聊天聚会,或参与兴趣活动(如书法、插花),让心情保持愉悦,避免独处时过度感伤。



中医认为,霜降养生需紧扣 “秋末气寒、燥邪未退、阳气渐收、阴气渐盛” 的节气特点,核心围绕以上 “养阴润燥、温补肾阳、固护脾胃、调和情志” 展开,顺应自然 “收”“藏” 之势,为越冬养精蓄锐。



【温馨提示】

敬请患者家属先把患者送到医院治疗,以防止患者病情恶化,错过最佳治疗时期,经医院名医治疗,毫无效果的情况下,可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,前往大垵堂门店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