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数:302025-09-29 09:41:56 来源: 大垵堂|食疗养生|惠州养生堂|惠州中医|膳食养身健康一生_惠州市春草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
9月29日“世界心脏日”
“律动不息”(❤Don't Miss A Beat )
世界心脏日(World Heart Day),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,于1999年设立,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。2011年起,改为每年9月29日,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,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。
编辑搜图
心脏,人体最勤劳的 “鼓手”,从生命伊始,便奏响律动的乐章,昼夜不停,为全身器官输送生命之泉,维持生命的运转。一个健康成年人的心脏,每天跳动约 10 万次,每年跳动超 3600 万次,如此高强度的 “工作”,心脏却从不喊累。
近年来,心血管疾病如悄然蔓延的阴霾,成为全球健康的 “头号杀手”。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,每年约 1800 万人因心血管疾病离世,占全球死亡总数近三分之一。在中国,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容小觑,且呈年轻化趋势。曾经被视为老年病的心血管疾病,如今频繁盯上年轻人。
编辑搜图
不良习惯
正在干扰心脏的 “律动”
01长期熬夜
夜晚是身体器官休息的时间,但如今不少人沉迷手机、电脑,熬夜追剧、打游戏或加班。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,促使身体分泌过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,导致血压升高、心率加快,增加心脏负担。研究表明,长期熬夜人群患心脏病风险比作息规律者高出一倍。
02久坐不动
现代生活中,很多人工作时一坐一整天,上下班以车代步,缺乏运动。身体长期处于静态,血液循环减缓,脂肪易在血管壁堆积,造成血管堵塞,影响心脏供血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全球每年约 160 万人因缺乏运动死于心血管疾病。
03高油高盐高糖饮食
高油高盐高糖饮食:炸鸡、薯条、蛋糕、咸菜等高油高盐高糖食物,口感虽好,却是心脏的 “大敌”。高油食物使血脂升高,形成动脉粥样硬化;高盐饮食导致血压上升,加重心脏泵血负担;高糖食物引发血糖波动,增加糖尿病风险,而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。
04吸烟与过量饮酒
吸烟与过量饮酒:香烟中的尼古丁、焦油等有害物质,损害血管内皮细胞,促使血栓形成;酒精刺激心脏,使心跳加速,长期过量饮酒还可能引发心肌病。数据显示,吸烟者患心脏病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2 - 4 倍。
编辑搜图
编辑搜图
留意身体的信号
倾听心脏的“呼救”
心脏生病时,会发出信号提醒我们:
01胸痛:这是心脏疾病最常见症状之一。疼痛多在胸部中央或左侧,可能为压榨性、闷痛或紧缩感,还可能放射至肩部、手臂、颈部或下巴。若胸痛持续不缓解,伴有呼吸困难、出汗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,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。
02心悸:感觉心脏跳动异常,如过快、过慢或不规则,有时感觉心脏 “漏跳”。偶尔心悸可能因情绪激动、喝咖啡或剧烈运动引起,但频繁发作需警惕心脏疾病,如心律失常。
03呼吸困难:在无剧烈运动或其他明显诱因下,出现气短、喘不上气,尤其平躺时加重,坐起后缓解,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,导致肺部淤血。
04疲劳乏力:日常活动量未变,但经常极度疲劳,休息后难以缓解,这可能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,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所致。
编辑搜图
编辑搜图
呵护心脏
从生活点滴入手
1、合理饮食:遵循 “三低一高” 原则,即低油、低盐、低糖、高纤维。如西兰花、菠菜、苹果、橙子等,它们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有助于降低胆固醇、保护血管;
2、适量运动:每周坚持 150 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跑步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能增强心肺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血压、血脂。
3、规律作息:养成早睡早起好习惯,保证每天 7 - 8 小时充足睡眠。睡眠中,身体自我修复和调整,利于心脏和其他器官休息。尽量晚上 11 点前入睡,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可泡热水澡、听舒缓音乐,放松身心,提高睡眠质量。
4、戒烟限酒:吸烟百害无一利,戒烟是对心脏最好的保护,可减少心脏病发病风险。饮酒要适量,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 25 克,女性不超 15 克,孕妇、患有心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病者,最好戒酒。
5、控制情绪:长期焦虑、紧张、愤怒等不良情绪,使体内激素失衡,影响心脏健康。学会调整心态,通过冥想、瑜伽、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,保持积极乐观情绪。
编辑
敬请患者家属先把患者送到医院治疗,以防止患者病情恶化,错过最佳治疗时期,经医院名医治疗,毫无效果的情况下,可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,前往大垵堂门店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