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有 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 的说法。这天,人们尤其是孩童会去理发,寓意去除旧岁的晦气,开启新一年的好运,期望孩子能像巨龙抬头般茁壮成长、学业有成 。
龙抬头源自古老的天象崇拜。上古时期,人们根据星象划分天空区域,其中东方苍龙七宿星象尤为瞩目。角宿恰似龙角,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黄昏,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从东方地平线升起,仿若巨龙抬头,故而得名。在以农为本的古代,人们认为龙主管行云布雨,关乎农业收成,“龙抬头” 预示着春耕时节雨水降临,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契机,这一特殊天象催生了龙抬头这一节日。龙抬头最初寓意着阳气回升,万物复苏。此时正值惊蛰、春分时节,大地回暖,春雷乍响,昆虫苏醒,农作物开始生长。龙作为司雨之神,其抬头预示着降雨增多,为春耕提供充足水源,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,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,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。
撒灰引龙·熏虫
撒灰引龙是龙抬头的一项重要传统习俗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。在龙抬头当日,人们会用草木灰、石灰等材料,从水源处,比如井边、河边开始,沿着道路一直撒到家门口,甚至延伸至厨房、水缸周边 ,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灰线,形状恰似巨龙蜿蜒而来。这一行为寓意着将象征吉祥和雨水的龙引入家中,祈求龙能带来风调雨顺,让家中水源充足,保障农业灌溉,同时也期望借此获得龙的庇佑,驱邪避灾,护佑家人平安。
迎富贵·食糕饼
在龙抬头这一天,食糕饼也是一项具有独特寓意的传统习俗,人们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祈愿富贵吉祥。糕饼,因其 “糕” 与 “高” 谐音,寓意着生活步步高升、事业飞黄腾达,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不断进步,迈向更高的台阶,收获更多的财富与好运 。
剃龙头·采龙气
在龙抬头这一天,剃头是一项广为人知的传统习俗,民间素有 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 的说法 。这一习俗的来源,相传与古代的农耕信仰和对龙的崇拜紧密相关。在农耕社会,人们视龙为掌管雨水、主宰农业收成的神灵,而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,万物复苏,农事活动即将繁忙起来 。人们认为,在这一天剃头,就如同顺应了龙抬头的祥瑞之气,能够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,去除过去一年的晦气,开启新一年的蓬勃生机 。
饮食
从中医角度看,龙抬头时节正值春季,人体阳气随自然阳气生发。中医强调顺应天时养生,此时应早睡早起,多参加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踏青等,以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体质。饮食上,可多食用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帮助阳气升发,调理脾胃。荠菜,味甘、淡,性微寒,归肝、脾、肾经,具有清肝明目、凉血止血等功效 。春季食用荠菜,可帮助清除肝火,缓解因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等症状 。香椿,性凉,味苦、平,入肝、胃、肾经,富含维生素 C、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,具有清热解毒、健胃理气、疏肝明目等作用 。决明子性微寒,味甘、苦、咸,归肝、大肠经,有清肝明目、润肠通便的功效;菊花性微寒,味甘、苦,归肺、肝、心经,能散风清热、平肝明目、清热解毒 。将决明子和菊花搭配泡茶饮用,既能清肝泻火,又能缓解眼睛干涩、疲劳等不适,特别适合长时间用眼、肝火较旺的人群 。